第478章 初次交手(1/5)

埃尔比勒,伊拉克北部重镇。

6月5号,上午9点,土耳其的大军刚刚站住脚,就发动了第一次进攻,率先出动的是空军。

歼击机和轰炸机,加起来足足上千架。

此时蔡锷正在后方指挥部里,眉头紧皱,这是他带着大军抵达这里的第二天了。

当他得知埃及的大军已经攻破了耶路撒冷,并正在沿着地中海海岸线向叙利亚推进。而土耳其的十万大军也由北向南攻入了叙利亚北部地区,正在向南进攻时,就果断更改了作战命令,选择先守后攻。

因为巴格达到黎巴嫩与埃及交界处,直线距离虽然没有多远,最多不超过上千公里,机械化部队最多三天就能赶到,但这里是中东,那上千公里的距离,起码有七八百公里是沙漠和戈壁滩。

大军想要直接穿越风险太大,搞不好有一半的汽车坦克得趴窝,当初这些汽车装甲车,坦克设计时,可没有考虑到要在沙漠地区作战,而叶天当时也是只要搞出来,就已经是托天之幸了,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张兴武必须率领大军从巴格达出发,沿着河流向西北先到叙利亚境内,然后再南下到大马士革。

但这样一来,等大军赶到大马士革时,势必会处于土耳其和埃及两国大军的夹击之下,空间一旦被压缩,就无法再各个击破了。

与其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还不如以逸待劳,毕竟两国加起来足足40万大军,还装备了大量的坦克飞机,张兴武却只有15万大军,补给线拉长后,风险极大。

蔡锷也是没想到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军队这么不经打,连半个月都坚持不下去,就完蛋了,所以他决定暂时放弃这两地,毕竟和国内不同,他是半点压力也没有,只要到最后再收回来就行了。

他相信,只要他率大军和土耳其的主力大军在伊拉克北部僵持下来,叙利亚境内的埃及和土耳其军队必定会沿着叙利亚到巴格达的那条河流进军,直扑他们的大后方巴格达。

这条河流属于狭长的峡谷地形,宽度大约都在二三十公里左右,最宽处也不会超过100公里,民众全都依河而居,峡谷虽然不怎么险峻,但两侧全是沙漠和戈壁滩。

两国军队一旦深入到伊拉克境内,只要派出一两个师绕道沙漠切断对方的退路,无论来多少军队都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等全歼了这支军队后,张兴武继续率大军前往叙利亚,然后向北杀入到土耳其境内,又可以切断土耳其主力大军的后路,和他率领的主力大军来个两面夹击,彻底消灭两国的80万大军。

没有了这80万大军,土耳其和埃及就是砧板上的肉,即便英美两国想要从新再武装两国的军队也来不及了。

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上次只要将奥斯曼帝国打垮就行了,所以大军可以直扑伊斯坦布尔。但蔡锷这次要的是灭亡土耳其人,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将对方的有生力量围而歼之,然后再层层推进。

否则对方几十万大军一旦溃败逃到各地,在地形不熟的情况下想要逐一围剿,就很是麻烦。

正因如此蔡锷才选择了防守,让29军和12万附属国军队连夜挖战壕,修筑防御工事,想要将土耳其的这40万大军耗在这里。

所以最精锐的12军则没有动,而是留在了后方准备反击时用。

“司令,我们的歼击机有些太少了,根本就压制不住对方的机群。”

边上的参谋放下了望远镜,周围的参谋也是频频点头,他们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大的阵仗。

“命令攻击机出动。”蔡锷略微犹豫了一下,就下命道。

他也是没想到英国佬竟然这么财大气粗,这十几天来,一百架中型轰炸机就没停过,将土耳其境内的机场炸毁了无数座,可现在对方一次性还能投入这么多飞机,实在不敢想象,英国佬到底给土耳其支援了多少飞机?

若是不取得制空权,这仗就有些难打了,即便打赢,最后肯定也会伤亡惨重。

后方两个陆航旅接到命令后,100架攻击机紧急升空,朝着交战空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