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宋能网购》正文 节68 大炼钢铁

    节68

    每一次爆炸之后,最容易收集的碎石必然是首先被抢光的。

    碎矿石之所以这么抢手,是因为秦府的工分制是按工作结果计算的。

    同样都是一车,拉着大块矿石的重量就不如拉着碎石的重量。碎石不仅装卸方便而且空间占用更小,所以每车的效率也更高些。

    而等到先天剥落的碎石越来越少之后,矿工们就会将目光放到更大块的矿石上……这个时期虽然运输效率低了,但是收集效率增高了,一增一减之下也差不了太多。

    而等到最后大块矿石也被捡光了之后,剩下的就是根本搬不动的巨型矿石了,而这些巨型矿石是需要被二次分割的,所以工作量极大,效率反而降低了很多。

    不过好在在这个阶段秦府会有工时补贴,而这个工时补贴也是可以换工分的,所以对矿工们来说收入上依然保持相对的平稳。

    距离上一次爆破刚刚过去两个小时,整个矿场内就已经进入工时补偿阶段了,不少小组都围绕着自己的巨型矿石打眼,“叮叮当当”的声音遍布整个矿场。

    铁锤被高高的抡起,然后重重的砸在铁钎上,细碎的矿石粉末在铁钎下飘出。

    汗水,一滴滴的落在地上,然而抡锤的几位彪形大汉却浑然不觉。

    “铛铛铛……”

    清脆的钟声响起,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晚饭时间,正抡起大锤的壮汉微微一顿,扯着擦了擦汗问道:“还差多少?”

    “班长,这块都碎了装上去就差不多了。”扶着铁钎的少年答道。

    “那咱们就加快速度……”说着,那抡锤大汉就往自己手心啐了一口,两手使劲摩擦了一下,就再次抡起了大锤。

    大块矿石的分割用的其实是石匠的手法――打上一排眼之后再打入楔子,由于膨胀的作用力,大块的石头就会顺着打眼的方向自己裂开。

    整个过程中其实最耗费体力的还是在石头上打眼的过程,也就是抡锤的那位班长所做的工作。

    在一个班组十五个人的共同协作下,巨石慢慢的被分割成约两块青砖大小的石块,最后被一个个的摞进矿车中。

    这矿车钢骨围城的笼形结构,中间用木板封死,而下方的承重轴也是专门设计的重型承重轴,能够承载极大的重量而不会增加太多摩擦力。

    矿车下面的轨道是包铁的木轨。

    在深入矿区的地方,为了方便各小组,临时的木轨是深入到整个矿区内部的,让矿工们不用跑太远就能装车。

    而出了矿区的主干道上,这些轨道就变成了永固式的铁轨。

    包铁木轨虽然比较容易坏,而且消耗也比较大,但在这个时代木头还不是稀缺资源,反而铁倒是非常贵。

    而且木轨相对比较轻便,铺设起来相对简便,拆除时绝大部分材料也能重复利我在南宋能网购(香两岸)最新章节手机访问:https://m.xtxtaikan.com/wapbook74140/3607510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