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小说 + 作者名 搜索更精准
作者:裴休
發菩提心者崇德廣業虗心外身圓覺之也自非達恢廓之道稟仁恕之性懷遠大之志者其誰能發斯意焉豈其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佛法衰末世人少信時有儒門上士河東裴公而當此仁吾與裴公交佛道久已知其入佛門到佛境及覽勸發菩提心文知其為佛使行佛事吾為佛子寧不感之而踊躍乎凡歸佛者可寶之為龜鏡然佛門難入失在偏邪佛境難到失在怠速心外求法或身中計我邪也唯尚理性或但宗因緣偏也持解迷行或沈空住寂怠也勞形苦神而剋期待證速也今裴公所得所行所演所勸僉異於是所洞了自心德等於佛非心外求也洞了形識空如幻化非自計我真如本覺是其所宗非但緣也四諦六度是其所弘非唯性也禮供讚念率身勵人非速行也福智悲願孜孜是務非沈住也氣和神適乘緣應事非勞苦也以時消息為而不待非求證也如是備眾德離諸病非入佛門到佛境何耶吾久同其願又覽其文詠歌不足故輒為序今而後有欲入佛門造佛境者宜信受奉行。
作者:裴休
禪法大行。宗徒各異。互相詆浴D
作者:裴休
裴相公问师曰。山中四五百人。几人得和尚法。师云。得者莫测其数。何故。道在心悟。岂在言说。言说只是化童蒙耳。
作者:裴休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相关搜索